股海拾贝丨拾贝投资月度观点速递202501
发布时间:2025-02-05
1月市场先抑后扬,在经历2024年10-11月的高位整理以后,市场缺乏新的验证信息,容易产生谨慎的心态,但是很多权重高、质地不错的公司其实和9月下旬起点的价格相差也不多,更多是热门股票的估值压力释放。
1月叠加了春节,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值得备忘:
一是积极财政政策,在去年4季度已经开始体现,发债的速度非常快,同时财政存款余额还是下降的,说明钱确实发放下去了,假以时日实体经济会感受到持续积极财政的效力;2024年4季度的GDP也完成的不错,出口还是很好,一再超预期,其实过去几年一再被低估,这背后还是对竞争力的不自信;基建有所回升,地产产业链也有所回稳。我们认为市场低估了财政政策转向积极所带来的影响。
二是DeepSeek模型发布带来的冲击,让全球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的AI能力,也让全球投资者重新思考AI发展的路径,对于AI投入产出的新可能性给市场带来很大反响,以前全球投资人的聚光灯在美国的大模型公司上,全球的大模型性能分布从10分到90分不等,现在有人用很低的成本把所有人的水平起点提高到了80分,80分是一个很多领域都可以应用的分数,甚至对于90分的模型也是很大的震撼,下一步的投入产出怎么设想。对于中国资产而言,一个附带的效应是过去几年美国即将靠AI甩开其他国家的叙事受到挑战,如果没人能够做出一个全能的AGI,那么都是98分和95分的区别,可能中国式的AI道路更有应用推广的价值,海量的应用落地需要海量的工程师和场景,也可能让全球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中国资产原来是挺便宜的。中国提供了全球三成左右的工业能力,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资产,作为整体是不可复制的。
三是关税,川普政府希望用关税代替所得税的想法,看起来多少有点刻舟求剑,高关税时代的美国与现在的美国在商业模式和全球的位置已经完全不同;美国优先政策如果真的演变成向全球征税,也可能很快变成美国被孤立;奇怪的是,川普为什么这么着急用这些大部分人都会认为不太靠谱的做法来损耗美国的商誉,可能他的苦衷比市场想象的更多;拜登政府在经济总量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的情况下,黯然下台,说明其内部矛盾的张力已经很大,关税带来的制造业回流是个长期的过程,但是通胀会很快,如果真的向全球征税,那对于供给能力强的国家而言不见得是坏事;美国的商业模式已经走到金融资本、科技资本控制为主的时代,又想回到制造业,那么别的国家和美国交换什么是个问题,他们把内部问题化为贸易问题应该是个故意的误判;美国不想卖给我们的东西早就不卖了,而我们看似普通的商品如果不卖,对方虽然在不短的时间也能找到供应链,但短期对对方的冲击会极大,和2018年时候的战略防御不同,现在很多领域已经是战略相持了,部分领域甚至已经是战略主动了,用100年前的全球贸易结构来设想当下极其复杂的全球分工体系下的贸易政策适用性应该很差。作为一个全球分工体系的领导者,他的使命就是不断开拓新的边界,如果不能开拓边界了,那么他也就泯然众生耳,这就是他的命运。现在美国开拓新的边界不力,回头来热衷于和盟友、竞争者抢成熟的生意是自降身份。也有可能出于对后来者造出光刻机的难度低于他重建制造业的恐惧,类似于商业竞争中,很多行业领导者看到天花板以后,为了阻断竞争者,搞一些自己并不擅长的产品,最后毁了行业的商业价值也不是不可能。如果自身能力有限,还经常漫天要价,很快就会露馅。美墨、美加的关税已经延后一个月,对川普来说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其实他并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和那么多的人开战,而他似乎觉得时不我待,最后可能留下的是他的虚弱为人所知。
2025年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年份,有很多迷思在今年可能得到澄清,很多资产的价格可能随之重估。
最后说个题外话,春节期间的电影票房一扫过去一年多的颓势,重要的还是产品,产品,产品;看了《唐人街探案1900》还有《哪吒2》,就和越来越多的奥运金牌一样,我相信都是工业能力支撑下的开枝散叶,工业之后文化叙事等自然会来。